位於溪口鄉的溪口國小創校於民國前十年八月,至今已有112年的歷史,為溪口鄉之中心小學,學生人數佔全鄉2/3強,以「健康、創新、學習樂;溫馨、陀螺、溪口情」為學校的願景,並以「雙溪環抱大地,滋潤溪口幼苗」為校徽的象徵概念。學校主要社團有毽子隊與陀螺隊。陀螺隊參加首屆國慶體委盃錦標賽成績卓越。
位於溪口鄉的溪口國小創校於民國前十年八月,至今已有112年的歷史,為溪口鄉之中心小學,學生人數佔全鄉2/3強,以「健康、創新、學習樂;溫馨、陀螺、溪口情」為學校的願景,並以「雙溪環抱大地,滋潤溪口幼苗」為校徽的象徵概念。學校主要社團有毽子隊與陀螺隊。陀螺隊參加首屆國慶體委盃錦標賽成績卓越。
南新國小於民國三年創立嘉義公學校(現嘉義市崇文國小)水虞厝分教場,民國十年獨立,地處嘉義縣中心位置,北鄰新港鄉,西接朴子市與六腳鄉,東傍嘉義市,南銜鹿草鄉與水上鄉。境內主要交通要道為北港路,公路交通亦便捷,搭乘嘉義縣公車及嘉義客運的北港路線或蒜頭、雙溪口路線均經過南新國小。若從中山高速公路下【嘉義交流道】往新港、北港方向直走只要2分鐘車程即可到達。
位於大林鎮平林里的平林國小,當時因學生人數快速增加,且平林里鐵路以東的學生,常常需跨越路橋或地下道到大林國小上學,在交通上不方便且危險,因此於89年8月開始籌備,90年8月正式成立。學校面積約為26686平方公尺,以「勤毅宏遠」為校訓,希望平林國小的每一位學生做事都能殫智竭慮、堅毅果決;做人都能忠信誠懇、雍容大度;立志要務實宏遠、己達達人。平林國小的腰鼓、陶笛、桌球,是學校的特色團隊,不僅在校務能經營創新、教學能活潑卓越、學生能多元展現,更是落實校園新文化-熱誠、關懷、審美、健康的全方位活力校園。
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國民小學,成立於1898年的一所小學,是現嘉義縣傳授現代新式教育的百年學校之一,因設於打猫西保新南港街,而以新南港為校名。新港國小位於新港街道中心區,近鄰奉天宮、新港鐵路公園。全校面積28369平方公尺,由西校門進入校舍,北部有第一層教室、第二層教室,南部為活動中心、操場。新港國小以美學藝術提昇為教育發展的重點特色,包括北管樂團,街舞的表演藝術,常於社區及各藝術展演空間,受邀演出。
為激發教師們對於環保教學之創意,以提昇學童對環境與永續發展理念與內涵的正確認知,藉由辦理環保意教學工作坊之多元相關環境教育課程,提升教師之環境教育的實務,進而提昇學校與永續發展理念和內涵的正確認知,建立起學童積極正面的價值觀、態度及行動。
鹿草,據臺灣府志記載:(鹿仔草即楮樹也,以其枝葉為鹿所嗜,因名),另有一說,當鄭成功復臺時,本地人煙稀少,麋鹿成群,在田間食草,故稱本地(鹿仔草),後生齒日繁,田園開墾,麋鹿隱身無地,遁入深山,遂無蹤跡。